Write For Us

兩代之間:築見出路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22 Views
Published
建築師的使命,是揉合藝術和科學,為我們的城市建構。不過,在香港,建築物是一種商品,講實際、求功利,很少講求個人建築風格;所以,任何年代的建築師,都要在現實和理想之間作出選擇。
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新市鎮相繼發展,住宅項目需求極大,樓價拾級而上。當時只有一間大學開設建築學系,那個年代的建築師求過於供,所以不愁工作機會。現任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吳永順Vincent,85年大學畢業,正正是受惠的一群;他坦言當時工作量排山倒海,近乎流水作業;今天,他會選擇承接公共項目,認為比私人發展項目發揮空間更大,設計可望回歸起點-「以人為本」。
九七回歸之後,金融風暴爆發,樓市泡沫爆破。發展商為爭取最大利益,「炒盡」可建樓宇面積,「屏風樓」(高密度、影響社區通風和景觀)、「粟米樓」(樓宇外觀上突出一個個窗台)、「蛋糕樓」(巨型平台上的住宅項目)等稀奇古怪的樓宇代名詞陸續出現,亦出現了種種「奇則」,犧牲了用家最基本的居住體驗。這個年代的建築系畢業生,不甘於為「地產霸權」服務,害怕淪為發展商的繪圖工具;另一方面,香港已發展成一個高密度城市,可供建築師發展的空間亦有限。80後建築師葉希芃Stephen選擇往內地工作,實踐自己的建築理念。亦有建築師選擇另闢門徑,黃卓健Ricci 、吳鎮麟Otto和葉晉亨,於2013年成立一間另類的建築師事務所,運用建築知識及新技術,專攻小型項目如室內設計、藝術裝置等等,期望殺出一條血路。他們認為現今建築師不應只以「畫圖、入則」自居,凡事須親力親為,希望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間。
編導:黎亦豪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