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維港海面上,一艘飄揚著鮮紅色船帆、富中國傳統風格的仿古木船-張保仔號-翩然而至,無論是船上乘客、或是岸上遊客,紛紛拍照打卡,彷彿是一個風景地標。但觀光客可能不知道,這艘2006年完工下水的張保仔號,是維港現存最新一艘、也可能是最後一艘,百分百香港製造的營業船。
香港擁有天然海岸線,開埠後成為轉口港,立刻發展出第一種工業-造船業。但隨著經濟轉型、人手流失,造船業亦日漸式微,過去曾經一年生產四、五艘營業船,養活十數名師傅及其家人的造船廠,現在寥寥可數,大多只淨下兩、三位師傅堅守崗位,靠維修船隻支持下去。
區世傑和魏孝安兩位造船師傅,分別在筲箕灣和香港仔經營船廠,他們都曾經歷香港造船業的黃金時代(張保仔號亦是出自區世傑和他父親之手)。面對行業的暗淡前景,兩位師傅仍然樂觀面對:區世傑小心保存歷年的造船圖則,還把未能完成的「理想木船」,製作成合乎比例的「模型木船」,延續傳奇。魏孝安三兄弟則胼手胝足,從事平凡的修理工作,安身立命擔當「船隻救傷員」,確保船隻安全航行。
千帆過盡,盛衰無常。兩位見證香港造船業的師傅,對電視台的拍攝邀請毫不猶豫地答應,對專程前來請益的文化研究員、學生,更是傾囊相授、無所不談。為的,只是薪火相傳,無論行業前景如何,仍希望傳奇活在後人心中。
編導:余永泉
播映日期:2024年10月14日(星期一)晚上7點35分港台電視31
香港擁有天然海岸線,開埠後成為轉口港,立刻發展出第一種工業-造船業。但隨著經濟轉型、人手流失,造船業亦日漸式微,過去曾經一年生產四、五艘營業船,養活十數名師傅及其家人的造船廠,現在寥寥可數,大多只淨下兩、三位師傅堅守崗位,靠維修船隻支持下去。
區世傑和魏孝安兩位造船師傅,分別在筲箕灣和香港仔經營船廠,他們都曾經歷香港造船業的黃金時代(張保仔號亦是出自區世傑和他父親之手)。面對行業的暗淡前景,兩位師傅仍然樂觀面對:區世傑小心保存歷年的造船圖則,還把未能完成的「理想木船」,製作成合乎比例的「模型木船」,延續傳奇。魏孝安三兄弟則胼手胝足,從事平凡的修理工作,安身立命擔當「船隻救傷員」,確保船隻安全航行。
千帆過盡,盛衰無常。兩位見證香港造船業的師傅,對電視台的拍攝邀請毫不猶豫地答應,對專程前來請益的文化研究員、學生,更是傾囊相授、無所不談。為的,只是薪火相傳,無論行業前景如何,仍希望傳奇活在後人心中。
編導:余永泉
播映日期:2024年10月14日(星期一)晚上7點35分港台電視31
- Category
- 문화 - Culture
- Tags
- 來了, 師傅, 故事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