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呼吸美學 第二季:第一集:沙龍印象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46 Views
Published
【筆舞誌:美學】編導:余詠琪
書法導師陳靄凝示範中文書法之美的同時,寫出本集的點題:「美學」二字。

【討論:沙龍印象】編導:曾楚燊
十九世紀的印象派,其命名源自當年藝評人對莫奈名作《日出.印象》的嘲諷,粗獷簡約的筆足,彷如草稿,卻開創新的道路。談印象派要先從沙龍說起,沙龍是法國文藝界的論壇,而沙龍展覽會是文藝界的殿堂,當時的繪畫題材多以歷史,聖經故事為最高標準,畫風傳承了文藝復興的透視法。這種被譽為學院派的畫風,直到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出現,其題材大膽,筆觸粗獷,譏諷學院派的畫風,當然不被沙龍展覽會接受,但卻衍生出「落選者沙龍展覽會」。從此,一班年輕畫家如:莫奈,畢沙羅,雷諾亞…等,以嶄新的繪畫風格,以色代影,以光破形對學院派叩問,打開現代藝術之門。

介紹畫作:
《蘇格拉底之死》-雅克-路易.大衛(1840-1926)
《草地上的午餐》-愛德華.馬奈(1832-1883)
《日出.印象》-克勞德.莫奈(1840-1926)
《魯昂大教堂系列》-克勞德.莫奈(1840-1926)
《睡蓮系列》-克勞德.莫奈(1840-1926)

主持:米哈
嘉賓主持:葉曉燕(視覺藝術家、藝術教育工作者)
嘉賓﹕陳偉邦(藝術家、西方藝術理論及文化研究者)

【游於藝:超現實主義】編導:曾楚燊
以簡短有趣的動畫,介紹西方藝術史中超現實主義產生的背境,及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達利對其作品的看法。


***************************************************************************************
Category
문화 - Culture
Tags
二十世紀繪畫, 印象派, 日出‧印象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