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變——公營房屋設計見證時代變遷
公營房屋類型見證時代變遷,由徒置大廈到不同建築設計的演變,長型、雙塔式、Y型、和諧式等標誌性建築,都緣於民生需求而設計,解決屋住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素質。
地變——新市鎮公營房屋發展
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不斷膨脹,市區可供發展的用地短缺,需要大量建屋土地,舒緩居住問題,當時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開拓新市鎮。
沙田區是第一代新市鎮發展地區之一,完善交通配套及城門河沿岸填海造地,發展相當有優勢。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瀝源邨於1976年正式落成,區內屋邨迅速發展,形成互補生活網,令社區相連優勢發揮到最強,奠下公營房屋與社區發展相輔相成的基礎。
當城門河兩岸發展逐漸飽和,需另覓開發地點,前房屋署助理署長江焯勳將房屋建築與地理位置完美配合,造就出依山而建,別樹一格的廣源邨,亦是因地制宜的建築典範。
家不變——繼續尋覓理想家園
政府於2017年公佈《香港2030+》規劃報告,制定香港整體空間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改善房屋問題,北部都會區是當中重點發展項目。新區開拓面對極大挑戰,興建公營房屋目標為達成提速、提量、提效、提質,增加居民幸福感,為市民繼續建設理想家園。
編導:蔡玉婷
公營房屋類型見證時代變遷,由徒置大廈到不同建築設計的演變,長型、雙塔式、Y型、和諧式等標誌性建築,都緣於民生需求而設計,解決屋住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素質。
地變——新市鎮公營房屋發展
七十年代香港人口不斷膨脹,市區可供發展的用地短缺,需要大量建屋土地,舒緩居住問題,當時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計劃」開拓新市鎮。
沙田區是第一代新市鎮發展地區之一,完善交通配套及城門河沿岸填海造地,發展相當有優勢。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瀝源邨於1976年正式落成,區內屋邨迅速發展,形成互補生活網,令社區相連優勢發揮到最強,奠下公營房屋與社區發展相輔相成的基礎。
當城門河兩岸發展逐漸飽和,需另覓開發地點,前房屋署助理署長江焯勳將房屋建築與地理位置完美配合,造就出依山而建,別樹一格的廣源邨,亦是因地制宜的建築典範。
家不變——繼續尋覓理想家園
政府於2017年公佈《香港2030+》規劃報告,制定香港整體空間規劃、土地及基建發展,改善房屋問題,北部都會區是當中重點發展項目。新區開拓面對極大挑戰,興建公營房屋目標為達成提速、提量、提效、提質,增加居民幸福感,為市民繼續建設理想家園。
編導:蔡玉婷
- Category
- 문화 - Culture
- Tags
- 《香港2030+》, 公營房屋, 北部都會區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