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我們的科學家:化學成真 - 支志明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47 Views
Published
有說化學的起源可追溯至人類發現火的石器時代。古人觀察不同東西被燃燒時的現象有異,因而產生興趣,更發展起煉金術。當然煉金術因無法合理地解釋物質及它們轉變的現象,後來慢慢演變為現代的化學。化學物質與組合千變萬化確實令人著迷,多年來吸引不少「有志之士」繼續研究其奧妙之處,而港產化學家支志明便是其中一位。
支志明是現任香港大學化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他當年以35歲之齡成為港大歷史上最年輕的講座教授、他是當年最年輕也是香港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香港首位獲得有中國諾貝爾之稱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科學家...
這些獎項和名銜肯定了支教授的科研成就,也為他帶來知名度。但同行佩服支教授的卻不祗於他帶領幾十人的科研團隊進行研究,而是他在不同領域也是先驅。他是無機化學同樣是有機化學的專家,於1997年發表全球第一份有關有機金屬化合物可通電發光的研究報告,帶領全球OLED發展,也即是用於手機或電視屏幕的技術,已和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拉上關係;當大家以覆方研究中藥抗癌時,支教授卻研究單一配方的效用。
雖然如此,原來支教授年少時曾被老師勸退放棄讀化學,原因是他做實驗未達水平。但支教授未有放棄,卻繼續向另一方向鑽研,就是設計不同化合物和發展其用途。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時,當時的導師Harry Gray教授形容「支志明能創造任何化合物」!
做化學實驗需要專心和恆心和決心。如果希望達到某個實驗結果才算成功的話,做一千次實驗可能也成功不了一次!過程就像偵探一樣要抽絲剝繭,例如某成份能殺死癌細胞,到底死因為何?死狀為何?過程如何?其他器官反應如何?當中過程漫長但有趣。
當不少正值壯年的正計劃退休時,年屆六十的支教授,卻認為自己科研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他決定繼續追尋夢想,並堅信香港能做出可媲美外國一流大學的研究水平!
編導:范因明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