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類與自然時而相競,時而共生。環境水力學的旨趣,正是以水利方法處理環境問題,同時運用環境因素應對水災。沿岸的海灘、渠內的污水、山谷的河堤,甚至是屋內的食水,大至城市管理,小至日常生活,都與環境水力學息息相關。
李行偉,世界知名的環境水力學學者,曾任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講座教授。多年來,他一直參與和領導香港多項水利工程,由海港淨化、水質管理到紅潮預報,都不乏他的身影。工程學講求知行並重,故李行偉堅持不論環境有多紛亂,也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他鑽研多年的「浮射流」理論,更成為多項工程的理論基礎。
以「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李教授可謂最合適不過。四十年的學術之路,要由他受啓蒙的地方說起。1969年,他獲獎學金資助,負笈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土木工程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在這個工程科學的國際搖籃裏,他所遇見的人、經歷的事,都左右他日後對科學、研究和教育的想法。當年,他選擇不留美發展,立志回港繼續研究之路,可見一位優秀的學者不但重視學術成就,更會致力培育下一代。李行偉嚴謹看待研究,事事親力親為,其言行身教都有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治學態度。
南水既能北調,東匯自可西流,李行偉除了專注教研,更成為連接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橋樑。一方面,他多次到訪內地,希望以專業知識回饋祖國,為國內的環境水利工程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他曾擔任國際水利工程與研究協會副主席,帶領亞太地區的精英學者創辦國際著名的《環境水利硏究》期刊。他的努力,早已得到國際學界廣泛認同。李行偉不僅在2008年取得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資格,更在2009年榮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頒發的「Hunter Rouse水力工程獎」,是全球首位獲頒該項殊榮的亞洲學者。除學術以外,李行偉亦醉心芭蕾舞,在節奏和舞步之中,體悟出舞蹈與科學精神相通之道。在上下求索,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李行偉發現工程科學與藝術竟是一脈相承。
水滴石穿,集點滴成印記,李行偉兼備學人的毅力、教師的堅持與舞者的韌力,就讓我們隨着他的足跡,一起重新思考科學與社會、研究與教學、工程與生活的關係。希望這位行者的故事,能啓迪香港新一代的年輕科學家。
編導:鄧敏媚
李行偉,世界知名的環境水力學學者,曾任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現為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講座教授。多年來,他一直參與和領導香港多項水利工程,由海港淨化、水質管理到紅潮預報,都不乏他的身影。工程學講求知行並重,故李行偉堅持不論環境有多紛亂,也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他鑽研多年的「浮射流」理論,更成為多項工程的理論基礎。
以「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李教授可謂最合適不過。四十年的學術之路,要由他受啓蒙的地方說起。1969年,他獲獎學金資助,負笈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土木工程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在這個工程科學的國際搖籃裏,他所遇見的人、經歷的事,都左右他日後對科學、研究和教育的想法。當年,他選擇不留美發展,立志回港繼續研究之路,可見一位優秀的學者不但重視學術成就,更會致力培育下一代。李行偉嚴謹看待研究,事事親力親為,其言行身教都有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治學態度。
南水既能北調,東匯自可西流,李行偉除了專注教研,更成為連接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橋樑。一方面,他多次到訪內地,希望以專業知識回饋祖國,為國內的環境水利工程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他曾擔任國際水利工程與研究協會副主席,帶領亞太地區的精英學者創辦國際著名的《環境水利硏究》期刊。他的努力,早已得到國際學界廣泛認同。李行偉不僅在2008年取得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資格,更在2009年榮獲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頒發的「Hunter Rouse水力工程獎」,是全球首位獲頒該項殊榮的亞洲學者。除學術以外,李行偉亦醉心芭蕾舞,在節奏和舞步之中,體悟出舞蹈與科學精神相通之道。在上下求索,追本溯源的過程中,李行偉發現工程科學與藝術竟是一脈相承。
水滴石穿,集點滴成印記,李行偉兼備學人的毅力、教師的堅持與舞者的韌力,就讓我們隨着他的足跡,一起重新思考科學與社會、研究與教學、工程與生活的關係。希望這位行者的故事,能啓迪香港新一代的年輕科學家。
編導:鄧敏媚
- Category
-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