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印刷品,印刷品在上世紀是文化傳承和紀錄不可或缺的載體。由二十世紀初開始,中上環一帶店舖、洋行林立,商業活動頻繁,對發票、合同等印刷品需求甚高,很多中小型印刷作坊便應運而生。由排版到印製、切紙到釘裝,都是靠印刷工人的一雙手,憑經驗在印刷機前勤懇工作,往往弄得滿手是墨,林安師傅便是當年其中一名「黑手黨」,由學徒做到退休,見證印刷業的興衰起落。
活字印刷在八十年代被更快捷方便的柯式印刷取代,無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一台台活字印刷機便被束之高閣。然而,科技洪流沒有停止衝擊印刷行業,當一個個實體印刷品變成電腦圖檔,人們開始習慣以電子書、電子名片和賀卡代替紙本,實體印刷似乎已是夕陽工業,但仍有年青人逆流加入印刷業成為生力軍,認為為印刷品注入更多設計元素,便能將行業轉型。
設計師黃洛尹認為傳統印藝相比起流水式作業的數碼印刷更具巧思和人情味,所以向林師傅拜師學習活字印刷技藝,思考如何能將傳統技藝揉合現代藝術,轉化為文創作品,希望在數碼世界仍能製作有質感和溫度的印品。
生活在這個急速數碼化的時代,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印刷品瞭解過去、感知當下、探索未來。不知道一個世紀之後,會有怎樣的文化等著我們呢?
編導:謝曉玲
活字印刷在八十年代被更快捷方便的柯式印刷取代,無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一台台活字印刷機便被束之高閣。然而,科技洪流沒有停止衝擊印刷行業,當一個個實體印刷品變成電腦圖檔,人們開始習慣以電子書、電子名片和賀卡代替紙本,實體印刷似乎已是夕陽工業,但仍有年青人逆流加入印刷業成為生力軍,認為為印刷品注入更多設計元素,便能將行業轉型。
設計師黃洛尹認為傳統印藝相比起流水式作業的數碼印刷更具巧思和人情味,所以向林師傅拜師學習活字印刷技藝,思考如何能將傳統技藝揉合現代藝術,轉化為文創作品,希望在數碼世界仍能製作有質感和溫度的印品。
生活在這個急速數碼化的時代,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印刷品瞭解過去、感知當下、探索未來。不知道一個世紀之後,會有怎樣的文化等著我們呢?
編導:謝曉玲
- Category
- 문화 - Culture
- Tags
- 傳統工藝, 印刷, 活字印刷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