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設計日常2:遊樂設計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15 Views
Published
玩,冇得揀?

近年,公園倒模式的遊樂設施,安全至上,卻犠性了玩樂的趣味與可能性。

攝影師梁廣福:「以前的遊樂設施創意好大。」

由八十年代尾開始,他以照片見證了香港舊式遊樂設施的變化,帶著一份慨嘆。

藝術工作者樊樂怡:「現在大部分的遊樂場用了組合式的遊樂設施,都是紅色黃色藍色,以塑膠或是金屬製的設備,不會給你好強的地方感和identity 。」

她研究過六十年代的石籬遊樂場,曾是一個美國藝術家設計的前衛雕塑公園。

創意遊樂活動負責人余啟賢(薯仔爸爸):「在一個地方,共同去創造一個具有彈性和可持續變化的遊樂空間。」

他帶著不同素材,在公園草地和小朋友自己設計玩樂體驗。

另一個民間團體則針對幾個舊區內的微型公園,向政府提出翻新設計的合作方案。

設計師麥朗 Jonathan :「這個設計就是為這個小社區提供一個客廳。」

他和團隊負責荃灣二坡坊的項目,早在設計前,就在社區密集聆聽居民的需要。每個公園服務的對象不一,男女老幼都需要適合自己的公園設計方案。

另一設計師洪錦輝:「每一個年齡階層的人都有權利去公園尋求符合自己在玩樂上的概念。」

其實設計並非高不可攀,日常生活中的難題,往往可以從用家的使用經驗中找到答案。

建築師王建明 Robert:「每個地區如果都有不同的用家參與設計,公園便會產生各自的特色。若果這種設計模式能夠持續發展,這對社區來說會是最好的。」


編導:周頌添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