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譚淇淇(淇淇)、黎國輝(阿感)
嘉賓:李逸朗(香港蛇類關注組召集人)
【民生無小事】-容易受傷的猴子
目前約有1,650隻猴子在香港生活,主要為恆河猴及恆河猴與長尾獼猴的混種。愛護動物協會於2017年4月至9月共接到14宗猴子受傷求助個案,其中8宗在大埔道金山段。牠們受傷的原因和生活環境有關嗎?
【有乜咁蹺蹊】-認識紅頰獴、豹貓和小靈貓
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會自2015年開始,進行為期兩年的「香港濕地生物多樣性普查」,結果發現米埔和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的野生動物物種,超過2,050種。單是哺乳類動物便超過20種,外型可愛的小靈貓、豹貓和紅頰獴是米埔常客,牠們的生活習性如何?若與牠們相遇上又該怎樣做呢?
【接通830】-寵物染上牛蜱或其他寄生蟲,該如何處理?
【港人講Pets】-愛蛇者說
蛇類關注組召集人Ivan,自幼稚園時期已喜歡古靈精怪的生物,例如蟠馬陸、昆蟲甚至蟑螂等,更會蹲到電單車底、坑渠洞觀察鼻涕蟲等生物,中三時他沉迷於飼養鱷魚龜,不單努力省下飯錢買龜,更會放學後立即衝回家照顧龜,甚至將蜥蜴放在肚子上一起睡覺;其後,亦對不同的蛇、蜥蜴、蝎子,蜘蛛,蜈蚣等生物種著迷。
兩年前看罷《香港兩棲及爬行眾生相》一書,內容提到香港有不少原生蛇類和兩棲爬蟲類生物,Ivan便身體力行往野外觀察蛇類,最終發覺在野外觀察比圈養更有具樂趣。
嘉賓:李逸朗(香港蛇類關注組召集人)
【民生無小事】-容易受傷的猴子
目前約有1,650隻猴子在香港生活,主要為恆河猴及恆河猴與長尾獼猴的混種。愛護動物協會於2017年4月至9月共接到14宗猴子受傷求助個案,其中8宗在大埔道金山段。牠們受傷的原因和生活環境有關嗎?
【有乜咁蹺蹊】-認識紅頰獴、豹貓和小靈貓
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會自2015年開始,進行為期兩年的「香港濕地生物多樣性普查」,結果發現米埔和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的野生動物物種,超過2,050種。單是哺乳類動物便超過20種,外型可愛的小靈貓、豹貓和紅頰獴是米埔常客,牠們的生活習性如何?若與牠們相遇上又該怎樣做呢?
【接通830】-寵物染上牛蜱或其他寄生蟲,該如何處理?
【港人講Pets】-愛蛇者說
蛇類關注組召集人Ivan,自幼稚園時期已喜歡古靈精怪的生物,例如蟠馬陸、昆蟲甚至蟑螂等,更會蹲到電單車底、坑渠洞觀察鼻涕蟲等生物,中三時他沉迷於飼養鱷魚龜,不單努力省下飯錢買龜,更會放學後立即衝回家照顧龜,甚至將蜥蜴放在肚子上一起睡覺;其後,亦對不同的蛇、蜥蜴、蝎子,蜘蛛,蜈蚣等生物種著迷。
兩年前看罷《香港兩棲及爬行眾生相》一書,內容提到香港有不少原生蛇類和兩棲爬蟲類生物,Ivan便身體力行往野外觀察蛇類,最終發覺在野外觀察比圈養更有具樂趣。
- Category
-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