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香港歷史系列 III:安居屋簷下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42 Views
Published
1953年香港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火,燒毀石硤尾一帶的寮屋,造成近五萬名災民無家可歸。政府隨即興建大量的臨時居所,讓災民暫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香港公屋發展的源頭,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事實上,早於二、三十年代,鑑於大量中國人口湧入香港,造成房屋嚴重不足,當時殖民地政府分別在1923及1935年作出研究報告-房屋委員會報告(Housing Committee Report)。當中有建議由政府以低廉地價批出土地,由商人斥資興建廉租房屋予居民,以改善房屋不足及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當時移居香港的人口也有部分是富商,而一些看準時機的香港商人亦向政府提議興建大型的房屋計劃。雖然由於經濟不景氣,當中的建議都未有落實或者以失敗收場,但1935年的報告內的具體房屋建議已為香港房屋政策定下基調。



政府於1939年正式將城市規劃立法,自始政府主導城市規劃的工作,打破殖民地政府積極不干預政策,成為香港房屋以及城市規劃史的里程碑。



直至二次大戰後,香港開始重建,第一個提供廉價房屋的機構終於出現,在倫敦市所長設立的空襲救災基金資助下,房屋協會正式成立。1952年更建設了上李屋邨,成為香港首個公營屋邨。其後難民大量湧入,依山建屋,後來發生了多次大火。為了有效地安置災民,殖民地政府興建了第一條由政府全資負責的公營房屋-石硤尾徙置大廈;更開啟了政府的公共房屋的措施。



及後,1960年代,市區土地愈見缺乏,政府開始構想新的土地規劃政及房屋策略,於是新市鎮計劃啟動,觀塘及荃灣就是第一代新市鎮,亦稱衛星城市。配合當時的工業發展,公共屋邨毗鄰工業區而建。70年代,港督麥理浩宣布十年建屋計劃,沙田,屯門等重新納入新市鎮發展之內,當時構想以公屋帶動社區發展,以建立一個能夠在各方面自給自足的社區。通過遷移市區人口到市鎮,市區的土地得以釋放,用以發展其他產業。



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經歷了幾十個年頭,在香港戰後社會及經濟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屋不但為香港市民提供穩定的居所;配合不同時期的土地規劃,有效地調動大量勞動人口,也促進了香港經濟的發展。



編導:楊慧雅

監製:利子良

播出日期:28/8/2015星期五晚上7時無線電視翡翠台及港台電視31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