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香港歷史系列 III:醫療與管治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59 Views
Published
香港開埠之初,公共環境惡劣,英國軍人死亡率高,初時只有醫療船提供醫療服務。到1843年雖有傳導會醫院及海員醫院,但主要是為西人服務。1848年首間政府醫院-國家醫院成立,但由於華人不信任西醫,加上收費昂貴以及溝通問題,只有少數華人求診,華人普遍以中醫方法治病。



早期的殖民地政府以香港為貿易港,其管治態度是只要不妨礙管治,殖民者是不會干涉華人生活,因此亦沒有主動為華人提供西醫服務。到了1894年鼠疫爆後,政府對待華人的政策以及管治方針才有所改變。鼠疫後,政府意識到公共醫療服務,特別是西醫的服務未足以應付當時的需要。為改變華人對西式醫療的抗拒,政府開始贊成訓練華人醫師、華人護士、助產士等,更與其他團體合作,在各地區開設藥房,從而鼓勵華人接納西式醫療。



另一方面,有些受了西方教育的上層華人,也協助推動西式醫療,當中以何啟為代表。在他的推動下,成立了雅麗氏紀念醫院,又促成香港西醫書院,為本地提供西式醫療服務並訓練華人醫生。雖然如此,華人仍然未普遍接受西醫,情況直至產科的出現才有所轉變。直到20世紀,在港的華人婦女多以傳統的接生方法生產,由於缺乏產前的檢查以及衛生問題,當時嬰兒的存活率極低,只有約三分一的嬰兒能夠生存。後來,大力推動西式分娩方式,又訓練本地婦女為助產士,減低婦女對西式分娩的抗拒。及後,華人婦女開始接受西式分娩,嬰兒存活因而大大提升,華人開始接受西醫,也促進了西醫在港的發展。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