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or Us

自在八點半:另類貨幣

E-Commerce Solutions SEO Solutions Marketing Solutions
136 Views
Published
貨幣是人們達成交易共識的一種媒介。然而在現今商業社會,交易的方式除了金錢以外,更有積分、禮券、現金券、信用卡等等......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電子錢包和加密貨幣亦大行其道。認識各種交易模式背後的運作,有助消費者管理自己的財富。
【民生無小事】有沒有想過可以運用自己的時間、勞動力和技能去購物?一些社會企業設立了社區貨幣的經濟體系,推出時分券,就是以時間作為交易的媒介,街坊只須付出勞力提供服務或者物品,就可以賺取時分券,用它來換取服務和日常所需品。
830特工隊Anthony將會化身為天水圍街坊,成為一日農夫兼店員,體驗運用「時分券」的另類經濟制度。
【有乜咁蹺蹊】不少人會透過信用卡簽帳兌換飛行里數,再換取免費機票。但不同信用卡公司又有不同優惠和積分換取計劃,想知道如何精明換取免費機票,就要留意飛行里數達人小斯的儲分攻略!
【心中有數】「課金」源於日文,意思是在遊戲中使用現金追加資源。遊戲原本是免費,但不少玩家為了提升能力和購買遊戲道具,卻愈「課」愈多,甚至課金成癮。Joanne會分析沉迷打機和課金的心理因素。
【港人講消費】隨著金融科技的進步,衍生了不同的虛擬貨幣或加密貨幣,目前已有1100種加密貨幣在世界流通,當中以比特幣最為人熟悉。比特幣是最早出現的加密貨幣,當時並沒有既定價值。據說第一宗交易是由一位程式員以一萬個比特幣換取了兩個Pizza,從此就賦予了比特幣價值。
2017年期間,比特幣價格升幅超過10倍,一萬美元才能換得一個比特幣,令它再次成為神話。然而虛擬貨幣價值由誰來定?其價格大幅浮動又受什麼因素所帶動?虛擬貨幣能否取代法定貨幣?網上交易保安又如何?
《港人講消費》請來兩位嘉賓,經營花店的Leslie會為我們分享公司運用虛擬貨幣交易的心得。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會從經濟學角度探討虛擬貨幣的發展。
主持:譚淇淇(淇淇)、黎國輝(阿感)
嘉賓:
黃元山
香港中文大學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
胡偉良
花店老闆
導演:莫允鏊
助導:岑雪兒
Category
예술 - Art
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comment